歡迎蒞臨輝騰企管
服務熱線:13983893373
來源:禾源采購平臺 閱讀量:1377次
陷阱一、MRO采購總是手忙腳亂
MRO采購是維護,維修,運營物資,大多數是零散物料。在我近二十年的采購生涯中,這類物料是最難確定難易程度的。有的時候,僅僅是一些辦公用品,難度似乎很小,但有時候,國外工廠的在現場使用物資,生產部長筆畫半天,又是畫圖,又是說明的,仿佛要從市面上找到一模一樣的物資,比登天還難,但還是能有一些緩解的方法的:
1、通過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
2、通過線上,線下五金超市?,F在不少的企業(yè)青睞線上的五金超市,讓需求使用者直接點擊選擇哪個產品,這個是非常聰明的做法,其實是把采購權限轉移了,讓需求方買,采購只是付錢。相比線下逛五金超市,還有傳話,線上的五金超市更直接。
3、通過產品標準化。
除了這些,有一類MRO物資是永遠解決不了的痛點,那就是定制化的MRO,或者需要從專賣店買的MRO。這個方面,超市解決不了問題,需要的是專業(yè)顧問。
陷阱二、被銷售每次報價前要樣品,要圖片,要項目信息
我們做采購的,經歷過無數次的詢比價,那么在這個過程當中,總會有這么一類奇特的供應商,不管你有沒有發(fā)給他圖紙,不管圖紙上有沒有標注清楚,他總會問你要圖片或者樣品。那么究竟是他不專業(yè)呢,還是另有目的呢?
我想要分成兩種情況來討論,一種情況,他是對圖紙的解讀能力不夠或者想偷懶,抑或是沒有做過類似產品,他不了解,他想看一下這個圖片。那么另外一種情況呢,就是他想知道這個項目是不是真實的,所以有圖有真相,有樣品,這才放心,他才就會返回去來解讀圖紙,進行一個報價。
所以我們采購在發(fā)出圖紙之后,供應商如果沒有報價,我們可以反其道而行之,問他去要圖片,要樣品,問有沒有做過類似產品,然后對于圖紙是否有自己的解讀,如果符合,再提供我們的產品和圖紙,畢竟有些客戶產品和圖紙是具有保密性的,我們也不希望有些供應商拿去做逆向設計吧。
陷阱三、胡亂讓供應商備庫存會造成人為的壟斷,造就了獨家供應商
大家知道很多客戶都有一個習慣,或者說有一個喜好就是讓供應商去備庫存,那么這樣的好處呢,就是在于資金的壓力會減少,庫存的壓力會減少,在客戶的報表上會很好看。
1、在這種情況下,原本一個月的交期,那對于供應商來說可以立等可取,馬上發(fā)貨。那么這個是否掩蓋了正常交期的假象呢?如果說一旦供應商出了問題的話,那么第2家備選供應商的話,是否就有這么一個交貨的風險存在呢?
2、如長期的形成了這么一個交貨的循環(huán)的話,也就是說給到供應商一個forecast預測定時交貨的話,那么是不是給后來的供應商造成了一個進入的門檻呢?
3、那么也就是說在被庫存的情況底下,是不是就造成了一個人為的供應商的壟斷呢?因為如果這家供應商斷貨的話,那么其他家是不可能在很快的情況底下進行交貨的。所以也造成了供應商替換的困難。
那么有采購說那我找兩家供應商去備貨,一家30%,一家70%,那不是同樣可以達到減少庫存的目的嗎?
1、這種情況底下應該會優(yōu)于第1種情況,但是呢,也會有如下的困惑,比如說當預測不準的時候或者型號變更的時候,那供應商的庫存就變成呆滯物料了。那么這樣的話,勢必會造成今后新物料的報價上進行抬高價格,以彌補之前的損失。
2、采購員通常會通過口頭的形式來下訂單,那么這個也會產生一種牛鞭的效應,供應商會多備庫存,那么造成了這個庫存積壓的第2次放大。
陷阱四、從供應商管理的角度解析為何搶不到菜和對策
最近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在網絡平臺上搶菜,而且是很多大概率搶不到。
1、臨時爆發(fā)的購買需求暴增。
2、缺外賣小哥,網絡平臺有菜,但是送菜沒有人。
但是這兩點是最根本的原因嗎?我覺得未必這兩個原因是主要的,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約菜的時間段過于短,讓需求造成井噴并無序。
曾經做過一個游戲,一個瓶子中有10個小球,同一時間拉出來,誰都出不來,但是約定好先后順序之后,三秒鐘全部拉出來了。那么這個跟我們現在限定的6點,8點進行搶菜,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效呢?
我覺得根本的對策應該是:延長約送菜的時間,把一天可約時間放寬至一周兩周甚至更久。
這樣做的好處是,避免了饑餓營銷,并且對供應商的配送進行了一個采購預測管理,以便更好的進行配貨。另外從消費心理學的角度來講,消費者如果在一周內或者兩周內確定自己能拿到菜的前提下,也不會瘋狂的囤貨,以至于目前每天的需求量是平日的三倍。
在采購做供應商管理的過程當中,為了能及時高效的拿到貨物,往往會給到供應商一個forecast預測,那么在搶菜的過程當中,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與給予一個預測呢?
陷阱五、平時不做采購戰(zhàn)略,市場缺啥緊急采購啥
經??吹綍胁少徳谌豪锇l(fā)尋購的緊急現貨,物料缺料,比如說,最近缺芯片,以前缺大容量的鉭電容,在限塑令的時候缺塑料制品,在環(huán)保一刀切的時候缺電鍍產品。真可以說是沒什么要什么。那么這種情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是因為采購計劃,需求計劃?還是物流計劃?我覺得這些都具有滯后性,應該是采購戰(zhàn)略的缺失造成了這個結果。
那什么是采購戰(zhàn)略呢?通俗來說就是一種前瞻性的考慮,一種事前的預警,是對于物料的全生命周期的考慮,是對于產業(yè)帶分布的掌握,是對于供應商資源庫的定期更新,而不僅僅是一個隔月的采購計劃。
其實說來容易,這個做起來是相當困難的,而且具有很大的工作量,但是又不得不做這個事。那怎么來做這個事情呢?
一、定期分析產業(yè)帶信息,對于關鍵物料做供應商池(戰(zhàn)略采購角度)
二、研發(fā)需認證兩種以上物料,以便及時切換,而且這兩種物料需要不是同一類型的,比如都是進口的,甚至是同一個品牌的不同物料。(產品開發(fā)角度)
三、定期核算不同方案的采購成本(財務角度)
四、預計不同方案的到貨時間(戰(zhàn)略采購,物流角度)
其實戰(zhàn)略采購并不是采購一個部門的事兒,需要各部門的協同配合才能做好。
陷阱六、要求新加入的供應商和老供應商一樣價格供貨
有一種情況比較普遍,也很有趣,就是在采購清單里面,往往有個采購分配量,比如一家30%,一家70%,然后兩家的價格做的是一樣高低的,哪怕一家只有5%的分配量。這是為何呢?難道我買95個饅頭和買5個饅頭的價格是一樣的嗎?顯然不是也不科學。那為何會造成這樣的情況發(fā)生呢?
1、新進來的供應商往往是采購分配量少的,但你要做進來,必須低于或者維持目前的采購價格。
2、如果新的供應商,僅僅因為品質服務好,價格就可以高一些?引進來上面領導肯定不批準,增加了成本。
分析如下:
1、原來供應商首次供貨的價格肯定不止這些,是每年降價下來的,這樣限制底價,就造成了后進來的供應商越來越差,至少在服務上,不可能會有所突破。也造成了后來者頻繁更換,到最后就只剩下獨家供應了。
2、不具有可比性。階梯報價是科學的,然而給出系統采購價格,則不符合階梯報價的原理。
3、透露了采購成本。為了維持一致,所以公司的采購成本就不免被采購暴露出去。
總之,我覺得沒必要非維持兩個廠家同樣的價格,價格可以是變動的,服務也是多元化的,如果從系統上看待這個問題,很多的采購與供應商的關系問題可以得到解決。
綜上看來,有些是天然的陷阱,有些是自己挖的,只有從戰(zhàn)略采購的角度來看問題,才會如履平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