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蒞臨輝騰企管
服務熱線:13983893373
來源:網絡(輝騰企管 整理) 閱讀量:4867次
這些年精細化管理開始深入人心,企業(yè)老板越來越重視績效考評,總希望通過引入科學的績效考評機制來提高團隊的戰(zhàn)斗力。這種想法本無可厚非,但是結果卻往往事與愿違。在我所了解的很多企業(yè)里,都曾經被績效考評帶進死胡同,需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把他們“救出來”,重新走上健康發(fā)展的道路。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:
其一,是大家在沒有真正弄懂“績效考評”的定義之前,就按照自己的一知半解盲目地實施所謂的科學考評;
其二,是在“誤人子弟”的咨詢公司慫恿下,被理想化的績效考評體系所誤導,可能提供績效考評體系的咨詢公司自己都不用這個“藥方”,甚至完全是憑著想象、搬著書本知識炮制出來的。
結果,貌似科學、公平、公正的績效考評在實踐中走向了反面,考評變成了束縛員工的枷鎖,最終讓很多老板和各級管理者失望。遺憾的是老板和高管卻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問題!總以為是自己的團隊管理水平低,于是陷入越努力越麻煩的泥潭無力自拔。這絕對不是個別現(xiàn)象,而是普遍現(xiàn)象,這尤其值得大家深思!
為了讓更多的企業(yè)少走彎路,我想從績效考評的起點(原點)開始談。這是西方企業(yè)的管理哲學:當你迷路時請回到原點。
首先,我們來看看績效考評的定義。28年前我進入跨國公司,每年我的頂頭上司都會給我做一份詳細的表現(xiàn)評估(Performance Evaluation)。從字面上看,與目前大家所說的績效考評稍有差異(因為績和效都是關注結果,即成績和效果),我們那時側重的是表現(xiàn),既考評結果,也考評過程。
換句話說,是根據每一項工作的結果去評估員工的表現(xiàn),找出背后的原因,比如導致某種結果背后的思維方式、行為方式、工作方法、工作流程、判斷標準與溝通模式等是否正確。通過這種方式去改變員工做事的過程和習慣,讓他們不要想當然地做事,要明白為什么那么做,知道如何才能達成更好的結果。因為我們堅信只要過程正確,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,這也是西方企業(yè)的管理哲學,而管理科學和管理體系一定是基于管理哲學去設計。
其次,我們來談一下實施表現(xiàn)評估(Performance Evaluation)的目的是什么?老板和管理層必須先回答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:績效考評是為了給員工帶來動力,還是為了給員工施加壓力?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管理模式。
如果是給員工帶來動力,那么我們信奉的理念就是:沒有滿意的員工,就沒有滿意的客戶;如果是給員工施加壓力,那么大家信奉的理念就是:今天工作不努力,明天努力找工作。所以各位老板和高管一定不要急于引進各種績效考評體系,不要以為只要引入績效考評體系,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。就像很多企業(yè)迷信IT系統(tǒng)一樣,總以為只要把計算機系統(tǒng)建立起來,讓信息流動起來,困擾老板的很多問題就解決了,抱著這種想法做事的人往往都會失望??冃Э荚u也好,IT系統(tǒng)也好,都是工具,決定其效果的是使用工具的人是否真的理解了其內涵。就拿我曾經工作過15年的惠普公司為例,在2000年以前,惠普公司一直提倡“惠普之道”,踐行“惠普之道”。因為從上到下大家都非常認同“惠普之道”,那就是:公司相信每一員工都有把工作做好的愿望,只要公司提供一個合適的舞臺,員工必定全力以赴。
所以“惠普之道”是一種假定“人性善”的管理哲學,正是基于這種管理哲學,惠普的表現(xiàn)評估(Performance Evaluation)就是為了激發(fā)員工努力工作的動力。作為一名在惠普工作過15年的老員工,我對此深有感觸,相信現(xiàn)在的年輕人(80后和90后)也會像我當初一樣,喜歡在一個人性化管理的公司去施展自己的才華,能得到同事和上司的認可,能在一個向善的環(huán)境中完善自己,提高自己??上У氖腔萜赵诳ɡ虻膸ьI下,一步一步地背離了“惠普之道”。用很多記者的話說:卡莉發(fā)動了一場浩浩蕩蕩的“惠普文革”,把一個在《追求卓越》、《基業(yè)長青》、《從優(yōu)秀到卓越》這三本書中當做最成功典范的惠普公司帶進了沼澤地,難以自拔。包括我們當初使用的表現(xiàn)評估(Performance Evaluation)表格和模式也都被廢止了,惠普開始追求短期業(yè)績,看重一時的結果,漸漸地背離了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道路。但是,惠普公司當年所提倡的管理哲學,以及當初與之配套的管理科學、管理體系依然是非常先進的,直到今天很多國內優(yōu)秀的企業(yè)還達不到這樣的水準。我們不要總是以結果論英雄,不要總想著把當今世界上最優(yōu)秀的企業(yè)當做自己學習的標桿,畢竟中國企業(yè)與優(yōu)秀跨國公司在管理體系方面還有30年左右的差距,所以大家一定不要頭腦發(fā)熱,取得了一點點成就之后就飄飄然。中國企業(yè)要想走向世界、征服世界,就應當靜下心來好好學習30年前優(yōu)秀跨國公司剛剛進入中國市場時的做法。因為中國企業(yè)今天所處的發(fā)展階段、所遇到的許多問題,都可以從30年前的美國企業(yè)中找到對應,看看他們當初是怎么解決問題的,就知道我們今天的問題該如何解決,這樣做是一種借力前行的思維,可以少走彎路,少繳學費。
當然,學習別人絕對不是抄襲,而是借鑒。再是向誰學習?這也是企業(yè)必須考慮的問題。
首先,一家企業(yè)必須選擇與自己的管理哲學一致的學習對象,即雙方的信仰是一樣的,理念是一致的,這樣才能門當戶對,不出現(xiàn)根本性的矛盾;
其次,是選擇有完整管理體系的對象,即在管理哲學一致的前提下,去學習那些已經上升到理論的管理體系,這樣才能夠為我所用,科學地復制;
第三,是選擇行業(yè)特征基本一致的管理實踐,即某些企業(yè)經過多年的試驗證明行之有效的最佳管理實踐,而不能把某些成功企業(yè)的經驗,或者某些企業(yè)家個人的成功管理經驗拿過來就用。
大家一定要懂得管理經驗必須上升到管理實踐才有意義,而管理實踐唯有上升到管理理論才能持久,才能跨行業(yè)應用。遺憾的是經過“文化大革命”的洗禮,中國人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非黑即白式的思維邏輯,漸漸地失去了反思和質疑的能力。如媒體說一個人好,就什么都好;說一個人壞,就什么都壞;某一個人一旦犯錯,就會說早在多少年之前就知道這個人不是好人,并拿出足夠的事實作為依據。其實,好人有壞的一面,壞人也有好的一面,沒有哪個人是黑白分明的,大家都是全彩的,就看從哪個角度去評判了。而我們要學習的恰恰是各種人好的一面,千萬不要聽說或知道哪家公司目前的業(yè)績很好,就跟風式地去學習、模仿,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(tài)會再次把企業(yè)帶入泥潭??纯醋罱襟w的報道就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一大批知名的企業(yè)家和高級經理人排著隊去小米取經,類似的一幕18年前就曾經有過,那時大家也排著隊去一個企業(yè)學習,那個企業(yè)就是海爾。人們總是渴望從榜樣那里取到真經、拿到靈丹妙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