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蒞臨輝騰企管
服務熱線:13983893373
來源:網絡摘錄 閱讀量:869次
一、什么是受害者思維
受害者思維是一種思維定勢,本質上是一種忽視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的行為。這種思維習慣最可怕的一點是,它會在任何時間、地點、事情、人的面前,把自己當成一個受害者和弱者,直至把整個世界都投射成“加害者”?!岸际莿e人對不起我”、“都是別人的錯”是受害者模式的典型特征。
二、受害者思維的特征
受害者思維的人,并不都是看起來像受害者--悲觀、消極,弱勢的一群人,他們經常責怪、抱怨,你常常會聽見他們在找借口,或者想辦法證明自己的合理性。他們很多人甚至看起來能力很強,具攻擊性,事業(yè)心強。但是在他們強悍的外表下面,有些聲音值得注意:
l “這次升職為什么是他不是我?”
l “這個項目基本是我在做,但功勞卻被老板全拿了去!”
l “這個新來的下屬真是太笨了,我都教了很多遍,他還是按自己的那套,我真是氣壞了!”
l 他們認為自己受到的傷害或不公平對待,都是別人或者客觀環(huán)境造成的
l “不是我的錯”,是他們對自己不公境遇的本能反應,因此他們也沒有責任去阻止這種現象的發(fā)生
l 他們?yōu)樽约旱木秤鰧で笏说耐?/p>
l 他們常常抱怨、責備,表現得比較消極和被動,甚至沒有希望
l 他們表現出的抗壓和反彈能力(resilience)很差。
受害者思維的人,也并不是跟祥林嫂一樣,見人就把自己的遭遇講一遍。這些“受害者”可能完全不揭自己的傷疤,你問他最近怎么樣,他說挺好的。這些人,往往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陷入了受害者思維。然而他們可能因為一件小事就生氣或憤憤不平。
三、擺脫受害者思維
一)受害者思維往往與內心的投射有關
受害者思維往往來自一個人內心的投射。即在他們內心,會本能認為自己是弱者。
在發(fā)生問題的時候,他們會習慣性認為自己是非常的悲涼與凄慘,他們評價問題的方式是我怎么這么倒霉,我的人生多么悲催?這種抱怨與負面思維的評價完全來自他們內心對自己的映射。重新認識事情的真相,這能幫助我們換一個新視角看待事情的的意義。比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。在真正內心強大的人看來,任何事情的發(fā)生都會有其特定意義,他們從不從這件事上認定自己是弱者,我們就能從弱者思維中解脫出來。
二)學會對自己負責
我們要想擺脫受害者思維,最重要是學會對自己負責。對自己負責意味著事情發(fā)生的時候,我們要學會相信自己能夠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。
許多擁有受害者思維的人,他們從骨子里不相信自己有這種能力解決這個問題。他們是總是期盼世上有一個人來拯救自己。而這個人沒有到來的時候,他們就不斷的抱怨,告訴別人自己的命運有多悲催,好像感覺命運是天生的一樣,不過他們從未思考,我可以為自己命運做一些什么。學會對自己負責,就是告訴我們,所有的情緒與現在所發(fā)生的事情可能都來自我們內心的選擇。
三)放下弱者思維,相信自己是一個強大的人
有時我們的悲劇命運遲遲沒有改變,往往是我們內在的弱者思維執(zhí)念不斷吞噬我們的精力。學會從弱者思維中解脫出來,相信自己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。面對每件事的發(fā)生,不再用受害者思維灌溉在自己身上,而是發(fā)自內心地認為我有辦法去解決她,我有能力去解決她。
我們就能從受害者思維變成主動創(chuàng)造者思維,這種思維能讓我們勇敢面對人生一切挑戰(zhàn),學會接納當下所發(fā)生的事情,并積極用內心的新年推動事情朝著自己特定的目標成長與精進,當你對自我掌控力越強,你的內心就會越來越強大。